时间:2023/11/18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来源标题:央视剧评|回望:除旧迎新的中国电影1、中国电影风景独好刚刚过去的年,全球疫情仍未完全结束,世界电影产业依然凄风苦雨。而行之有效的疫情防控,支持了中国电影产业和电影市场风景这边独好。年中国年产约部各类影片、近亿的票房总收入、11.6亿的全年城市院线观影人次、国产电影超过约80%的市场份额。这些重要的产业和市场指标,在全球遥遥领先。虽有部分数据未达到年的历史最好水平,但票房规模连续两年超越北美市场居世界之首,影院银幕数稳健增长突破8万块,电影产量逐渐恢复到较高水平,春节档和国庆档的票房成绩甚至达到了历史最高。特别是《长津湖》以57.7亿的票房成绩打破了年以来由《战狼2》所保持的中国市场票房纪录,更是为中国电影产业后疫情时代的复苏和发展注入了助推剂。02、主旋律、主题性创作与新主流电影的年度现象年,多种重大政治因素的叠加,使得这一年中国电影意识形态的自觉性更加鲜明。以表现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和进程为主题的、庆祝建党百年华诞的“主旋律”作品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得到明显提升,出现了《长津湖》《跨过鸭绿江》《中国医生》《我和我的父辈》《革命者》《守岛人》等一系列代表性作品。不同类型、不同题材电影作品也都呈现出自觉的“主旋律”倾向,《悬崖之上》《峰爆》《扫黑决战》等都体现了“讴歌党、讴歌祖国、讴歌英雄、讴歌人民”的创作导向。《长津湖》是庆祝建党百年的的重要影视作品之一,同时也是电影工业化大制作的扛鼎之作,用大兵团集体作战的方式,体现了中国电影创作能力、制作水平、商业经验的集大成。虽然影片在历史与类型、场面与人物的关系处理上依然还有许多值得讨论的创作话题,但依然是年度中国电影的重磅收获。《我和我的父辈》《守岛人》《》《革命者》从6月到10月,形成庆祝建党百年华诞影片组群。几部影片都承继了近年来新主流电影的经验,有的用组合形态,有的用青春化叙事,有的用诗意化风格,有的坚持情感化方向,从不同角度丰富了主旋律电影的方法论。年12月上映的《跨过鸭绿江》,是一部正面呈现抗美援朝战争全景的真正的历史片,影片重现了七十多年前这场战争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、历史瞬间、历史场面,以其历史的严肃性、叙事的严谨性、情感的饱满性营造了一种史诗剧的品格。《跨过鸭绿江》是首次由“总台出品、原创自制”的故事片,也是首部将纪实性、全景式、传记性和心灵性等汇为一体去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全景的战争片。体现了总台创造的电影大格局,也显示出总台内容布局的新定位。但是同时,这些影片也面临着创新思想观念、艺术观念、市场观念的挑战。03、“家”情怀叙事中的现实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zp/pgzp/6605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